中国射箭协会关于公布2025年全国青少年大众射箭公开赛(辽宁·铁岭)竞赛规程的函
2025-08-287
2025年全国青少年大众射箭公开赛(辽宁·铁岭)将于9月19日-21日在辽宁省铁岭市举行,现将竞赛规程予以公布。(二)全国各级射箭协会、射箭俱乐部、射箭经营单位、全国院校射箭团体。(三)报名运动员须为2017年1月1日以前出生;其中U10组须为2015年1月1日以后出生;U12组须为2013年1月1日以后出生;U14组须为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U16组须为200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复合弓甲、乙组别运动员须为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不满18周岁的运动员,需要其监护人出具同意参赛声明。(四)报名运动员应身体健康,经常参加射箭训练比赛活动,熟悉射箭安全规则。(一)U10组射程为10米,使用80厘米5-10环靶。(二)U12组射程为18米,使用80厘米5-10环靶。(三)U14组射程为25米,使用80厘米5-10环靶。(四)U16组射程为30米,使用80厘米5-10环靶。(五)复合弓甲组射程为50米,使用80厘米5-10环靶。(六)复合弓乙组射程为30米,使用80厘米5-10环靶。参照中国射箭协会最新审定公布的《2021射箭竞赛规则》执行;同时遵照本规程有关规定执行。各项目每名运动员发射36支箭,每组6支箭,统一发射,每组时限180秒,分6组进行,按36支箭的总环数排名。如总环数相同,前八名和涉及进入下一阶段的运动员进行附加赛,其他运动员,先查10环数量,多者列前;如10环数再相同,查内10环数量,多者列前;如再相同,由裁判主持置币。各项目排名赛前64名运动员进入1/32淘汰赛;各项目排名赛不足64名运动员淘汰赛将在1/16开始,运动员进行一对一的对抗赛,采用统一发射,进入半决赛。反曲弓采用局胜制,每局3支箭,每支箭时限30秒;复合弓采用累计环值,以累积环值计成绩,高者为胜,每场比赛共5组,每组3支箭,每支箭时限30秒;如出现同分(环)则由裁判主持附加赛。各项目进入半决赛的运动员按照对阵表进行1对1的对抗赛,采取统一发射,胜方进入金牌决赛,负方进入铜牌决赛。反曲弓半决赛、铜牌决赛采用局胜制,每局3支箭,每支箭时限30秒;复合弓采用累计环值,以累积环值计成绩,高者为胜,每场比赛共5组,每组3支箭,每支箭时限30秒;如出现同分(环)则由裁判主持附加赛。各项目(除U10组、U12组、复合弓乙组外)进入金牌决赛的运动员按照对阵表进行1对1的对抗赛,采取交替发射。反曲弓金牌决赛采用局胜制,每局3支箭,每支箭时限20秒;复合弓采用累计环值,以累积环值计成绩,高者为胜,每场比赛共5组,每组3支箭,每支箭时限20秒;如出现同分(环)则由裁判主持附加赛。U10组、U12组、复合弓乙组采取统一发射,反曲弓采用局胜制,每局3支箭,每支箭时限30秒;复合弓采用累计环值,以累积环值计成绩,高者为胜,每场比赛共5组,每组3支箭,每支箭时限30秒;如出现同分(环)则由裁判主持附加赛。各团体项目排名赛成绩以确认的本项目3名运动员的个人排名赛环数相加,按照总环数进行排名,各团体项目排名赛前16名的运动队进入团体1/8淘汰赛。如涉及进入淘汰赛的运动队排名赛总环数相同,由裁判主持附加赛。在淘汰赛中,各运动队按照对阵表进行一对一的对抗赛,采用统一发射,进入半决赛。反曲弓淘汰赛采用局胜制,每局每人2支箭,每局时限120秒;复合弓采用累计环值,以累积环值计成绩,高者为胜,每场比赛共4组,每组每人2支箭,时限120秒;如出现同分(环)则由裁判主持附加赛。各项目进入半决赛的运动队按照对阵表进行1对1的对抗赛,采取统一发射。反曲弓半决赛、奖牌决赛采用局胜制,每局每人2支箭,每局时限120秒;复合弓采用累计环值,以累积环值计成绩,高者为胜,每场比赛共4组,每组每人2支箭,时限120秒;如出现同分(环)则由裁判主持附加赛。1.各混合团体项目的运动队须在报名时确定人员名单(须为1男1女)。各混合团体项目排名赛成绩以确认的本项目2名运动员的个人排名赛环数相加,按照总环数进行排名,各混合团体项目排名赛前16名的运动队进入团体1/8淘汰赛。如涉及进入淘汰赛的运动队排名赛总环数相同,由裁判主持附加赛。在淘汰赛中,各运动队按照对阵表进行一对一的对抗赛,采用统一发射,进入半决赛。反曲弓淘汰赛采用局胜制,每局每人2支箭,每局时限80秒;复合弓采用累计环值,以累积环值计成绩,高者为胜,每场比赛共4组,每组每人2支箭,时限80秒;如出现同分(环)则由裁判主持附加赛。各项目进入半决赛、奖牌决赛的运动队按照对阵表进行1对1的对抗赛,采取统一发射。反曲弓半决赛、奖牌决赛采用局胜制,每局每人2支箭,每局时限80秒;复合弓采用累计环值,以累积环值计成绩,高者为胜,每场比赛共4组,每组每人2支箭,时限80秒;如出现同分(环)则由裁判主持附加赛。(一)反曲弓、复合弓器材标准执行中国射箭协会最新审定公布的《2021射箭竞赛规则》。(二)未经裁判员检查并确认过的弓箭器材比赛时禁止使用。(一)各个人项目报名人数不足3人(含)时,取消该项目比赛。(二)各个人项目淘汰赛前3名颁发奖牌、奖品,前8名颁发证书。(三)各团体项目、混合团体项目报名不足3队(含)时,取消该项目比赛。(四)各团体项目、混合团体项目淘汰赛前3名颁发奖牌,前8名颁发证书。(一)本次比赛运动员原则上限报300人,报满即止。开放日期为2025年8月28日,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一)符合运动员报名资格并缴纳报名费的视为报名成功,报名成功的运动员具备参赛资格;具备参赛资格的运动员未到赛场实际参加比赛,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按弃权处理,不计为实际参赛人数。(三)每个单位每个组别限报运动员6人,男、女运动员各3人,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3名(领队及教练人员可同时兼任该单位所有组别)。(四)如报名人数不足300人,剩余名额按已报名单位报名先后顺序,进行二次增加报名(具体增加报名办法另行通知)。(一)报名的运动员须同时缴纳报名费,个人项目报名费300元/人,团体项目、混合团体项目,每人每项100元。1.报名截止日前,因个人原因取消报名的,所缴纳的报名费将在报名截止日后5个工作日内原路退回。2.报名截止日后,若出现因单项报名人数不足而被取消比赛,或超过报名限制人数的情况,所缴纳的报名费将在报名截止日后5个工作日内原路退回;因个人原因取消报名的,所缴纳的报名费不予退还。3.报名截止日后,各组别团体项目、混合团体项目排名在16名之后的队伍团体报名费在比赛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原路退回。4.符合运动员报名资格并缴纳报名费的视为报名成功,报名成功的运动员具备参赛资格;具备参赛资格的运动员未到赛场实际参加比赛,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按弃权处理,所缴纳的报名费不予退还。(二)运动员、教练员等人员食宿、交通、差旅等费用自理。本次比赛推荐酒店一:铁岭新区汉庭酒店,标间、大床:219元/间/天,以上房型均含双早。推荐酒店二:金峰小镇运动员宿舍(公共卫生间、浴室。距比赛场地20米),双人间40元/人/天,4人间20元/人/天。早餐10元/人,午餐30元/人,晚餐30元/人。(一)参赛人员须阅读、知晓《2025年全国青少年大众射箭公开赛(辽宁·铁岭)竞赛规程》中附件《2025年全国青少年大众射箭公开赛(辽宁·铁岭)告知书》内容,参赛即视为同意。(二)运动员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参赛,供报到、器材检查等环节查验。(三)参赛运动员不得穿着牛仔裤及任何带有迷彩的服装。(五)参赛人员不得穿拖鞋(凉鞋不得裸露脚趾、脚跟)。不得裸露文身,如有文身应进行遮盖。(六)比赛期间严禁在起射线、靶前使用任何电子产品。(七)运动员除站在起射线上,无论搭箭与否均不得开弓。为加强对2025年全国青少年大众射箭公开赛的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参赛行为,创造公平公正公开、健康有序的竞赛环境,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参赛运动员及相关参赛人员要严格遵守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要求,具体如下:(一)严格遵守中国射箭协会的有关规定,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的自我管理,坚决不使用兴奋剂,维护和弘扬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和道德风尚。(二)高度重视比赛期间的安全工作,提高交通安全、赛场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的意识,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三)自觉维护比赛秩序,尊重并服从裁判员的判罚,对比赛结果如有异议,将通过正当途径提出申诉。(四)尊重对手、尊重观众,文明参赛,坚决抵制各类扰乱赛场秩序行为。(五)严格遵守本次比赛的竞赛规程以及相关的规定,确保报名信息的真实性。(六)自觉维护积极健康的竞赛舆论环境,加强个人自媒体管理,传递体育正能量。(七)如发生下列违规行为之一,中国射箭协会将视情节严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取消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禁赛等处罚:1.违反报名资格规定,在年龄、性别、身份等方面存在虚假行为的;3.比赛中不积极不主动,消极比赛,影响公平竞赛的;4.不服从组委会人员管理,裁判员指挥、判罚等,扰乱比赛秩序的;8.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如赛场内吸烟(包括电子烟)、饮酒、乱扔垃圾等;9.出现辱骂、斗殴、滋事,以及无故罢赛、弃权等行为,扰乱比赛秩序的;11.就射箭赛事活动发表不当言论,造成恶劣影响的;13.其它违背体育精神和道德风尚,造成恶劣影响的。组委会将办理比赛场地安全险,请各参赛单位自行办理比赛期间运动员伤病意外事故保险(含往返赛区途中及比赛期间可能发生的伤病),自行承担可能发生的医疗费用。(一)遵照中国射箭协会最新审定的《2021射箭竞赛规则》执行。(二)提出申诉须缴纳费用2000元现金,如果胜诉或仲裁委员会裁定其理由正当,则将退回申诉费。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后,应立即告知相关领队收到申诉的情况及其具体内容。十六、本场比赛的仲裁和主要裁判员由中国射箭协会选派。十八、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大众射箭公开赛中发生的纠纷,可以依法向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十、本规程的解释、修改或补充事宜由组委会负责解释。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